Key Advances and Insights in Cybersecurity and Zero-Trust Strategies

網路安全與零信任策略的關鍵進展與見解

2025-07-09

揭示最新的網絡安全與零信任架構突破及戰略轉變

“2025年人工智能狀況:全球趨勢、突破與挑戰。人工智能(AI)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產業、社會與經濟。” (來源)

網絡安全與零信任市場的當前狀態及動態

2025年6月和7月,網絡安全與零信任市場經歷了顯著的發展,反映了不斷演變的威脅格局和先進安全框架的快速採用。全球組織正在加速向零信任架構的轉型,這受到高調違規事件、監管壓力和混合工作環境普及的驅動。

  • 零信任採用的激增:根據Gartner的最近報告,截至2025年7月,68%的大型企業已經實施或正在部署零信任框架,而2024年為54%。這一激增是由於董事會層面對網絡韌性的關注增加,以及保護分散型員工的需求。
  • 大型違規事件驅動投資:2025年6月對一美國大型醫療服務提供商的網絡攻擊導致超過1200萬患者的記錄被洩露,突顯出對強大身份與訪問管理(IAM)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作為回應,醫療行業的網絡安全支出同比增長19% (IDC)。
  • 監管趨勢:歐盟的數字運營韌性法案(DORA)自2025年7月起生效,要求金融機構採用零信任原則,促使整個大陸出現合規驅動的投資熱潮。
  • 供應商創新與併購活動:微軟、Palo Alto Networks和Zscaler等領先供應商宣布推出新的零信任產品套件和AI驅動的威脅檢測功能。值得注意的是,Zscaler於2025年7月收購CyberX旨在增強零信任框架內的物聯網安全。
  • 市場增長:全球零信任安全市場預計到2025年底將達到782億美元,以17.4%的年均增長率增長 (MarketsandMarkets)。

這些發展突顯了網絡安全行業的快速演變,零信任已成為現代企業安全的事實標準。未來幾個月預計將出現更多創新、監管行動和市場整合,因為組織力求領先於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

塑造該行業的新興技術與創新

在2025年6月和7月之間,網絡安全行業經歷了顯著的進步,特別是在零信任架構的採用和人工智能(AI)在威脅檢測及響應中的整合。這些創新正在重新定義組織防禦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的方式。

  • 零信任架構擴展:零信任安全模型假設網絡內部或外部沒有隱含信任,已經看到加速的採用。根據Gartner的最近報告,截至2025年7月,超過70%的大型企業已經實施或正在試點零信任框架,相較於2024年的54%。這一激增是受到監管壓力以及保護混合工作環境的需要所驅動。
  • AI驅動的威脅檢測:AI和機器學習現在是網絡安全策略的核心。2025年6月推出的新平台,如微軟的Sentinel AI套件,利用生成性AI實時識別和響應威脅,將事件響應時間縮短最多40% (Microsoft Security Blog)。
  • 身份與訪問管理(IAM)創新:該行業出現了一波IAM創新,生物識別身份驗證和持續用戶驗證正成為標準。Okta的2025年7月更新推出了自適應身份驗證,根據用戶行為和風險特徵動態調整訪問權限 (Okta Blog)。
  • 量子抗性加密:隨著量子計算的預期崛起,網絡安全供應商正在推出量子抗性加密協議。2025年6月,IBM宣布其雲服務中整合後量子密碼學,旨在未來保護數據安全 (IBM Newsroom)。
  • 自動化安全操作:根據2025年7月發表的Forrester分析,安全編排、自動化和響應(SOAR)平台現在利用AI自動化多達60%的例行安全任務。這一變革有助於組織應對網絡安全人才缺口,提升事件響應效率。

這些發展凸顯了行業的快速變革,零信任和AI驅動的解決方案正處於防禦日益演變的網絡威脅的最前沿。

主要玩家與不斷演變的競爭策略

在2025年6月和7月之間,網絡安全領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特別是在零信任框架的採用和演變方面。主要行業玩家加速了創新和戰略合作,以應對網絡威脅和監管要求的不斷複雜化。

  • 微軟通過將先進的AI驅動威脅檢測整合到其Defender套件中,擴大了其零信任產品。該公司宣布了持續身份驗證和自適應訪問控制的新能力,旨在減少企業網絡內的橫向移動。微軟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強調,其安全業務增長22%,這主要得益於零信任的採用。
  • Palo Alto Networks於2025年7月推出了其零信任操作技術安全平台,專注於關鍵基礎設施和工業環境。這一舉措應對了行動技術上對勒索軟件攻擊的激增,該公司報告稱來自能源和製造行業的需求增加了30%。
  • Okta推出了Okta身份治理2.0,具有實時風險評估和自動政策執行功能。該更新旨在幫助組織遵守新的監管要求,例如自2025年6月生效的歐盟網絡韌性法案。
  • Google Cloud宣布其BeyondCorp企業零信任解決方案正式上線,並增強了量子抗性加密。這使Google在後量子安全方面成為領導者,預測量子計算能力發展所帶來的未來威脅。
  • CrowdStrike報告其企業零信任部署增加了40%,這得益於其Falcon零信任評估模塊的發布。該工具利用行為分析持續驗證用戶和設備的可信度。

在戰略上,領先供應商專注於AI整合、跨平台互操作性和合規解決方案。競爭格局也受到併購活動增多的影響,2025年6月份報告了數起對零信任利基初創公司的收購 (Cybersecurity Dive)。隨著組織優先考慮韌性和合規,零信任市場預計到2028年將以17.8%的年均增長率增長 (MarketsandMarkets)。

預計的擴展與投資熱點

網絡安全領域在2025年6月和7月將迎來顯著擴展,零信任架構(ZTA)成為企業和政府戰略的核心支柱。隨著網絡威脅的日益複雜,組織正在加速投資先進的安全框架,特別是那些減少隱性信任並強制執行身份驗證的框架。

  • 市場增長與投資:全球網絡安全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超過3000億美元,而零信任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正在迅速增長。根據Gartner的報告,安全和風險管理支出預計在2025年將增長14%,主要受雲安全和身份訪問管理(IAM)投資的推動。
  • 零信任採用:企業正在將零信任作為優先事項,根據IDC的報告,70%的大型組織計劃在2025年中之前實施ZTA。這一轉變受到了監管壓力和保護混合工作環境及分散雲環境的需求的推動。
  • 地理熱點:北美仍然是網絡安全投資的最大市場,但亞太地區是增長最快的地區,印度、新加坡和日本等國在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框架和零信任政策方面加速行動 (Mordor Intelligence)。
  • 行業重點:金融服務、醫療保健和關鍵基礎設施是零信任採用的主要行業。美國聯邦政府持續推進零信任,根據OMB的2024指導方針,這促進了私營部門的相應投資。
  • 風險投資與併購:專注於零信任和AI驅動威脅檢測的網絡安全初創公司風險投資激增,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記錄交易量 (CB Insights)。主要科技公司也在收購利基ZTA供應商,以加強它們的安全產品組合。

總之,2025年6月至7月之間,網絡安全和零信任的發展將加速,北美和亞太地區將成為投資熱點,重點關注雲端、IAM和AI驅動的安全解決方案。

在2025年6月和7月之間,全球網絡安全和零信任領域發生了顯著發展,特別是區域趨勢塑造了市場。全球組織正在加強對零信任架構的重視,這受到不斷升級的網絡威脅、監管變化和高調違規事件的推動。

  • 北美:美國在零信任採用方面繼續領先,受到聯邦法規和對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投資增加的推動。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在2025年6月發布的更新零信任成熟度模型為公共和私營部門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導。主要金融機構和醫療服務提供商加速推出零信任,預計到2025年美國零信任市場將達到182億美元 (MarketsandMarkets)。
  • 歐洲:歐盟的數字運營韌性法案(DORA)自2025年1月起生效,促使銀行和保險行業出現一波零信任倡議。2025年7月,歐盟網絡安全局(ENISA)發布了有關零信任架構的新指導方針,強調以身份為中心的安全性及持續監測。德國和法國在區域投資方面領先,歐洲零信任市場預計在2028年前以18.7%的年均增長率增長 (ResearchAndMarkets)。
  • 亞太地區:該地區正在快速採用零信任,特別是在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2025年6月,日本政府宣布設立15億美元基金,以支持關鍵行業的零信任實施 (Nikkei Asia)。澳大利亞更新的2025年網絡安全戰略優先考慮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的零信任(澳大利亞網絡安全中心)。
  • 中東與非洲:海灣合作理事會(GCC)國家,特別是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正在大力投資於零信任框架,以保障數字轉型計劃。在2025年7月,阿聯酋國家網絡安全委員會推出了針對政府實體的國家零信任框架 (WAM)。

這些區域亮點強調了向零信任作為基本網絡安全策略的全球轉變,監管驅動和政府倡議正在促進市場增長和創新。

預期的發展與戰略方向

在2025年6月和7月之間,網絡安全領域預計將迎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零信任架構的採用與演變方面。隨著組織繼續應對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基於「絕不信任,始終驗證」原則的零信任模型正成為企業安全策略的基石。

  • 零信任成熟度與標準化:行業分析人士預期零信任的成熟度將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組織將從試點項目轉向全面實施。預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將推出更新的指導方針,進一步標準化零信任框架並加速公私部門的採用 (NIST)。
  • AI驅動的威脅檢測: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集成到網絡安全工具中的預期將達到新高度。供應商正在推出能夠進行實時異常檢測和自動響應的先進AI驅動解決方案,降低滯留時間,提高事件響應速度(Gartner)。
  • 雲端原生安全增強:隨著雲的普及,安全供應商開始專注於雲原生的零信任解決方案。這些產品旨在保護混合和多雲環境,強調以身份為中心的控制和持續身份驗證 (Forrester)。
  • 監管和合規壓力:全球各國政府加強網絡安全法規,要求對關鍵基礎設施和敏感數據環境實施零信任。歐盟的NIS2指令和更新的美國聯邦法令預計將驅動合規投資並重塑風險管理策略 (European Commission)。
  • 供應鏈安全:為應對引人注目的供應鏈攻擊,組織正將零信任原則擴展到第三方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增強的監控、分割和最少特權訪問控制正成為標準做法,以減低供應鏈風險 (CSO Online)。

綜上所述,2025年6月至7月將標誌著網絡安全的關鍵階段,零信任策略將成為組織防禦和合規努力的重點。

網絡安全與零信任中的主要障礙與增長領域

在2025年6月和7月之間,網絡安全與零信任領域經歷了顯著的進展,反映了該行業的快速演變,以及組織面臨的持續挑戰。以下是塑造行業的最重要的趨勢和事件:

  • AI驅動攻擊激增:生成性AI工具的普及導致複雜的網絡釣魚和社交工程攻擊顯著增加。根據Cybersecurity Dive的報告,AI生成的網絡釣魚電郵同比增加了38%,使得傳統檢測方法效果降低,推動組織采取先進的行為分析技術。
  • 零信任採用加速:企業迅速向零信任架構轉型,最近的Gartner報告預測,在2026年底之前,70%的大型組織將實施某種形式的零信任安全,增長幅度自2024年的45%。這一轉變由於需要保護混合工作人員和雲環境。
  • 監管壓力加劇:全球各國政府正在實施更嚴格的網絡安全法規。歐盟的NIS2指令自2025年7月生效,擴大了對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的強制安全措施和報告要求的範圍 (European Commission)。
  • 供應鏈脆弱性仍然是主要關注點:在2025年6月對一家大型軟件供應商的泄露事件強調了軟件供應鏈中持續存在的風險。根據SANS Institute的報告,與去年同期相比,供應鏈相關事件增加了22%。
  • 零信任對操作技術(OT)的重要性:隨著工業和關鍵基礎設施部門的數字化,零信任原則正在延伸到OT環境。一項Forrester研究顯示,2025年上半年OT專用的零信任項目增加了30%。

這些發展強調了網絡安全的動態性,以及零信任框架在應對新興威脅和監管需求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來源與參考文獻

Webinar: Onboard cybersecurity - Key insights and best practices

Dr. Ethan Hart

Ethan Hart博士是科技與人類行為整合的專家,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人機互動上的博士學位。擁有超過15年在科技新創公司中,專注於用戶體驗和適應性技術的工作經驗,Ethan協助開發了既直覺又革命性的軟體解決方案。他的研究重點在於科技如何在不侵犯隱私和個性的情況下提升日常生活。Ethan的成果經常在科技研討會和學術期刊上登場,其中他討論的主要內容是科技進步和以人為本的設計之間的平衡。

發佈留言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Languages

Don't Miss